<<  < 2011 - 11 >  >>
1 2 3 4
5 6 7 8 9 10 11
12 13 14 15 16 17 18
19 20 21 22 23 24 25
26 27 28 29 30




 

2006923星期六

忙碌的星期六
 

中午十二点半过后,总算接到了女儿。崔静去宿舍拿东西,女儿等她来着,所以出来得比较晚。蛮要好的嘛,也不是坏事,对朋友就是要这样。回家的路上她说调座位了,因为坐最后一个看不清,可是换到最后一组后又看不到黑板边上的字,而数学老师又偏偏写到左边。我说那你把这个情况跟班主任说了吗,她说老师说挺难换的,因为她个高。想想老师也挺忙的,老换来换去也不合适,我就建议她跟数学老师说说把字写中间一点,她没吭声,不知道会不会说。她还说换了位置后还有一个不利的地方:原来组里都是些学习比较好的学生,讨论问题的时候特激烈,现在的组员谁都不肯发表意见,以致小组加分也轮不到。看来是够倒霉的,我又多了一层担心。但就目前来说很难改变现状,抱怨是没有用的,给她讲些消极的话更是有害无益。所以我就说各有各的好处:跟好学生在一起可以互相讨论,学到很多;跟现在的同学在一起,他们不说你就多说一点。她赞同。

回到家一看见那些吃的她就嚷起来:“**我要吃,**我也要吃的……”好像饿了十天半个月似的。等我烧好汤,她已经把一个鸡大腿“报销”了,接着又吃了南瓜、玉米、八宝粥。刚放下碗又吃起了石榴,一边嚷着“太饱了”,一边又往嘴里塞,简直令人难以置信。我连连喊停。

吃饭的时候她还告诉我们,一天早上没吃到早饭,因为排在后面,轮到时已经没有粥了。“那你怎么办的?”家里人都很担心。“崔静给我几块饼干。”“她对你真好!”我立即对她进行思想教育,内心还是很不放心。“有的人盛了很多其实根本吃不掉,倒了。”“那怎么行!你跟舍长反映啊,让她跟大家说说,不能这样。饿着肚子怎么能上好课?”咳,都说孩子住校家长可以清闲了,谁知道还有操不完的心。

星期三去拿换洗衣服,看见别的家长给孩子送菜去了,说孩子不喜欢吃学校的菜。我顿时觉得自己太疏忽了,一点都没想到这一点。可要是也这么做的话,孩子不会太娇气了吗?大人也多了个麻烦呀。要是以后到别的地方上学,也一直这么送?不知道她看见别人吃好菜会不会眼红。我试探着问:“要不要给你送?”她说:“不用!”看来她并没有不平衡,我听了挺放心。

一点钟,她要到校出黑板报,说还是主编呢,很自豪的样子。将近四点了还没有电话来,我就到学校找她,竟然还没出好。我说你们怎么这么慢?几个女孩子抢着说是另一位同学没来,她们没材料,出不了。大家都抱怨起来,说作业都来不及做了。我说那我去买本板报书吧,她们都说不要——浪费钱。这群孩子!挺有经济意识啊。后来我帮她们在《亲近母语》上找了一篇《乡愁》,总算跟“祖国”搭点边。匆匆忙忙的,总算写完了,才两篇文字,字写得实在不敢恭维;右边三分之一的地方用一棵大树填满了。我想,老师看了会怎么评价这个“主编”?我皱着眉说:“学校要评比吗?”她们说跟小学里不一样,出好就完了。大概自己也觉得不好看,就说:“上一期出得还肉麻。”另一个班的奚旦燕也这么评价自己班的板报。也难为她们了,一个下午就这么过去了。

发表评论:
天涯博客欢迎您!